华夏证券前董事长违规挪用客户资金为何没坐牢?钱花在了瓦良格上
瓦良格号航母
大家好,我是兰台华夏证券。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一位有大功也有大过的“奇人”邵淳华夏证券。
说他有大功华夏证券,是因为他在引进瓦良格号航母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中国海军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说他有大过,是因为他担任董事长的华夏证券在1992-1999年挪用违规挪用客户保证金57亿余元,用于违规自营,造成亏损,并最终导致华夏证券这个中国最早的证券公司在2009年正式破产华夏证券。
接下来兰台就详细给大家介绍这位立过大功犯过大错的“奇人” 邵淳华夏证券。
邵淳
01
展开全文
邵淳,1944年12月25日生于北京华夏证券。
他在中学的时候酷爱艺术,尤其喜欢雕塑;当时他就读的北京四十七中的艺术教育在全北京都很出名,几乎每年都会为中央美院雕塑系输送一名艺术人才华夏证券。
邵淳的志向就是考入中央美院雕塑系,原本他的作品已经得到美院教授的认可,只要通过文化考试就能顺利的进入美院学习华夏证券。
然而,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因为前几年遭受了罕见的自然灾害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于是1962年国家暂停了全国所有艺术院校的招生,此时距离高考还剩不到三个月时间华夏证券。
邵淳不是那种只有艺术天赋,文化课一塌糊涂的人,他在得知消息后,果断选择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只经过了不到三个月的复习,邵淳顺利的进入了中财,从此,国家少了一个艺术家,多了一名财经专家华夏证券。
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都开始了“复苏”,金融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华夏证券。
1980年,国家成立了农业银行,农行作为一个新成立的银行,急需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此时正在河北省文化馆担任一般人员的邵淳因为中财的专业背景,被省委组织部从文化馆调入河北省农行华夏证券。
当时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像邵淳这样既有专业背景又能干的业务干部提拔的很快,1983年邵淳就出任河北省农行张家口分行副行长,邵淳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让银行业务步入正轨华夏证券。
正因为邵淳的出色表现,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邵淳被调到工商银行总行计划部华夏证券。半年之后,便由处级升到副主任,负责总体计划的分配和执行。
在工行,邵淳主导设计了全国第一个贴水债券,第一个累进利息债券,这在当时都是破天荒的尝试华夏证券。
1990年,华能集团成立财务公司,希望工商银行总行推荐干部,时任工总行计划部副主任的邵淳便被调过去负责财务公司华夏证券。他仔细分析了当时财务公司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财务公司必须将集团的资金集中使用,为集团的有效资金利用提供条件。
华夏证券
1993年,华夏证券公司成立华夏证券。
而当时华夏证券的大股东是工商银行以及华能集团,经过两家协商,49岁的邵淳被任命为华夏证券总经理,1996年晋升为董事长华夏证券。
其实邵淳虽然是银行业务的专家,但是接触证券业还是头一次;不仅是他,当时华夏证券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是从工行调入的,对证券业务都很陌生华夏证券。
以邵淳为代表的银行工作人员对证券业务有多陌生华夏证券?
邵淳后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总结“当时关于市盈率的概念还是《证券市场周刊》的记者梁莉来我办公室时教给我的华夏证券。”
不过也正因为对证券业务的陌生,使得邵淳在开展业务时有一种野蛮生长的力量,尽管此时邵淳已经年过半百,但是在“开疆拓土”上,他比20来岁的年轻人还要拼华夏证券。
1996年底,股市曾一度因故暴跌华夏证券。在连续两天的大跌后,邵淳曲线救市,调动8亿元资金,砸进二级市场以拉抬股价,让市场重新活跃。
这一次救世,和如今“国家队”有序干预不同,是邵淳使用自有资金(包括客户的保证金)华夏证券。
当时,证券市场对客户保证金还没有约束,很多证券公司营业部挪用客户资金炒股是常态华夏证券。
股市
华夏证券也不例外,违规挪用客户保证金虽然为华夏证券“打江山”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为后来华夏证券破产埋下了隐患华夏证券。
尽管邵淳在挪用客户保证金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在里面,但是作为证券行业,挪用客户保证金就相当于农业里的耕地红线,是决不能碰的高压线华夏证券。
别说57亿这么大规模,就是挪用客户保证金金额少得多的石雪、杨彦明等涉案证券公司老总们,不是死缓就是死刑,成了证券业至今都会被提及的“反面典型”华夏证券。
那么华夏证券, 为什么邵淳最后能平安落地,全身而退呢?
主要有三点,第一,邵淳挪用客户保证金在当时还只是灰色地带;第二,邵淳挪用客户保证金是为了公司业务发展,他没有为自己谋私利,多个调查组都证实了这一点;第三在引进瓦良格这件事情上,邵淳是立了大功的华夏证券。
02
那么华夏证券,引进瓦良格这件事情上邵淳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呢?
用邵淳自己的说法,他只是起到了“亿点点”作用,就是提供了2000多万美元的购买资金而已华夏证券。
根据邵淳披露,早在1991年,军方就已经相中了瓦良格号航母了,当年就开始做调研,然后从1992年年底开始开始,有关方面就一直在做乌克兰方方面面的工作,到了1996年的时候,经过三年的努力,乌克兰方方面面的工作终于做通了,但是乌克兰方面有一个要求,要买,也必须通过招标手续买,不能私相授受华夏证券。
当时虽然全球有六个国家的公司都想买瓦良格号,但是毕竟我们从1992年就开始做工作,于是乌克兰方面最终还是选择了把瓦良格卖给我们,理由自然是做渡船华夏证券。
但是当时国家并没有那么多预算,所以有关方面显示找到了爱国港商徐增平先生,徐先生也同意代表有关方面去乌克兰投标华夏证券。
虽然投标过程一切顺利,但是最大的问题来了,投完标立刻就遇到了金融危机,徐先生的生意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虽然支付了最初的保证金,但是再也没有钱支付剩下的钱了华夏证券。
根据邵淳回忆,当时有关方面找了许多单位,可由于不能让外界知道军方的存在,所以一直没有单位愿意出这2000万美元华夏证券。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这才找到了邵淳华夏证券。
邵淳最开始还不相信,觉得“花2000万美元买一艘航母”简直开玩笑,后来虽然邵淳被说服了,但觉得这么大的事情不能光靠嘴,还需要有红头文件以及有关领导出面华夏证券。
结果最后邵淳不但见到了红头文件,还见到了时任海军副司令员的贺鹏飞将军华夏证券。因为见到了贺鹏飞司令,邵淳决定由华夏证券下面实业公司出资2000万美元,还是由徐增平先生出面与乌克兰联系购买事宜。
实话实说,如果没有邵淳“慷慨解囊”,瓦良格号最后花落谁家还真不好说华夏证券。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邵淳,可能也就没有瓦良格号的引进。
已故海军副司令员贺鹏飞将军
但是,邵淳没有想到瓦良格号居然花了快2年时间才顺利来到中国,而且中间出了那么多变故,多了那么多支出华夏证券。
好巧不巧,此时华夏证券违规挪用客户保证金的事情也被上级管理机构注意到了,邵淳这边又牵扯到几千万美元支出,于是上级管理机构向华夏证券派出了庞大的调查团来调查华夏证券以及它的董事长邵淳华夏证券。
怎么说了,这次调查既有让邵淳受委屈的一面,也有保护邵淳的一面华夏证券。
因为当时华夏证券违规挪用客户保证金以及瓦良格出资这两件事正闹得沸沸扬扬,不少外界的人根本不相信邵淳在这两件事情上没有个人利益纠葛,这一次调查等于是有关方面帮邵淳澄清了;同时,邵淳虽然在调查后被免去了华夏证券董事长的职务,但是好歹和华夏证券挪用事件正式脱钩华夏证券。
2004年《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邵淳华夏证券,邵淳最后是这么说的:
对于新事物,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善者见善,恶者见恶,违规者见违规,并不奇怪华夏证券。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要看你站在什么立场,抱着什么目的,出于什么心理,立足什么角度去看它。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不会被废弃。我对此坚信不移。
兰台深以为然,邵淳之所以最终能“平安落地”,不仅是因为他在引进瓦良格航母的事情上立了大功,更重要的是他违规并不是为自己个人谋好处,经过两次大规模调查组调查,最后证明邵淳在经济上没有任何问题华夏证券。
说到底,国家是不会让一心为国办实事的人吃亏的,邵淳如果真在华夏证券董事长任上为个人谋取了好处,哪怕他再立天大的功劳,国家也不会那么轻易让他过关华夏证券。
END
参考资料:
北京市审计局进驻调查 华夏证券巨额亏损迷雾》华夏证券,大江网2004.8.3
《瓦良格谜局》华夏证券,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