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基金公司“易主” 国联证券实现“一参一控”
历时近一年国联证券,中融基金股权变更尘埃落定
4月21日晚间,证监会批复,对国联证券依法受让中融基金75.5%股权无异议国联证券。正式核准国联证券成为中融基金主要股东,核准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融基金实际控制人。
此前,国联证券已经参股了中海基金,在本次股权变更核准后,国联证券实现了“一参一控”的公募业务发展目标国联证券。未来,若是国联证券资管的公募牌照申请顺利获批,国联证券有望进一步实现“一参一控一牌”的公募业务发展目标。
而在“一牌”方面, 早在2022年4月29日,国联证券便也同时在“一牌”的资管子公司方面有所布局国联证券。当日公告显示,公司拟出资人民币10亿元设立全资资产管理子公司,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以及监管机构核准的其他业务。证监会在今年2月也已对国联证券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提出了反馈意见。4月3日,国联证券董事长、总裁葛小波在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针对公司获得中融基金控股权表示,截至目前,监管部门已对公司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提出了反馈意见,公司已就此提交书面回复意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逐项落实。
无锡国联发展成中融基金实控人
展开全文
证监会官网批复公告显示,证监会对《关于股权重大变更的申请报告》(中融基金发〔2023〕70号)及相关文件收悉国联证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98号)等有关规定,核准国联证券成为中融基金主要股东;核准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无锡国联发展”)成为中融基金实际控制人;对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受让中融基金5.66亿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75.5%)无异议。
证监会要求,中融基金及各股东应当按规定及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等相关事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维护公司及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国联证券。
公告来源:证监会官网
国联证券在最新公告中表示,未来公司除按规定配合中融基金及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等相关事宜外,还会积极推动中融基金更好发展国联证券。
同时,国联证券指出,收购中融基金能够快速获取成熟的公募牌照,有利于公司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促进业务整合提升和泛财富管理转型,从而进一步丰富客户服务手段,完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国联证券。
公开资料显示,中融基金2013年5月16日获证监会批准设立,目前注册资本为7.5亿元国联证券。截至2022年底,中融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1390.57亿元,其中非货币管理规模达834.45亿,行业排名前1/3。旗下拥有权益、固收、数量、策略四大业务条线,具有QDII基金管理人、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等业务资格。
从近期业绩来看,中融基金的表现也十分稳定国联证券。截至2022年底,中融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1390.57亿元,其中据海通证券统计,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最近三年、五年均排名行业前1/3,固收基金收益率近一、三、五年则均排名行业1/2。
股权变更历时近一年时间
中融基金本次股权转让,可追溯到2022年6月国联证券。
当时经纬纺机发布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回归本源、突出主业、做精专业的监管要求,子公司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中融信托”)拟以不低于15.04亿元的评估价格公开挂牌转让所持中融基金全部51%的股权国联证券。
到了2023年2月7日,国联证券“官宣”拟通过摘牌方式收购中融信托所持有中融基金51%股权;2月14日,国联证券与上海融晟签署了《关于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在取得中融信托所持有中融基金51%股权的前提下,购买上海融晟所持有中融基金49%股权中的24.5%国联证券。随后在2022年2月22日,国联证券再次发布公告表示,鉴于上海融晟持有中融基金剩余24.5%股权仍处于质押状态。根据相关协议,国联证券截至目前收购中融基金股权比例为75.5%。
这次股权变更后,是大资管业财富转型的一个缩影国联证券。
“收购中融基金能够快速获取成熟的公募牌照,有利于公司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促进业务整合提升和泛财富管理转型,从而进一步丰富客户服务手段,完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国联证券。”国联证券在相关公告中指出。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大资管行业回归本源,券商、银行等各类资管机构财富管理转型提速,拥抱主动管理、布局公募赛道是重要趋势国联证券。最为明显的趋势是,资管机构积极探索创新财富管理模式,助力业务转型升级,以期在财富管理业务领域抢占更多先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券商系公募持续扩容
在股东变更之后,中融基金将由信托系公募变为券商系公募国联证券。这意味着,国联证券实现了“一参一控”的公募业务发展目标,券商系公募持续扩容。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放开“一参一控一牌”,即同一主体在参股一家基金、控股一家基金的基础上,还可以再申请一块公募牌照,拓宽了券商入局公募基金行业之路国联证券。
紧接着在2022年7月,开源证券向证监会递交《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审批》,申请材料被接收国联证券。去年11月开源证券收到了证监会反馈意见,需就推动基金管理公司长期发展具体计划安排等事项,落实并提供书面回复和电子文档。在去年12月,财信证券提交了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申请。而2023年以来,招商证券资管和广发证券资管先后递交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的申请。
此外,在“一参一控”政策背景下,还有券商选择提升已参股公募基金公司的持股比例,谋求控股权国联证券。
比如在2022年10月,国泰君安拿下华安基金控股权,持股比例由43%上升至51%,成为业内首家“一控一牌”的证券公司国联证券。今年2月6日晚间,中泰证券发布公告称,证监会核准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万家基金实际控制人;对中泰证券依法受让万家基金3300万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11%)无异议。本次交易完成后,中泰证券持有万家基金的股权比例由49%上升至60%,万家基金成为中泰证券的控股子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万家基金旗下管理公募基金120只,管理规模3489.24亿元。
而在此之前,中泰证券的资管子公司中泰证券资管已取得公募基金牌照国联证券。截至2022年末,中泰证券资管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400亿元,2019年末仅为20亿元左右。
END
综合 | 券商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基金报
责编 | 赵文婷
值班主编 | 赵伟莉
关注
国联证券我们
如果您喜欢阅读国联证券我的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