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究竟能否赚钱?看看数据怎么说!
来源:世界风情画(ID:finkeeper)
作者:妤妤姐
最近,中国股市似乎“好”了一点,又有许多人跃跃欲试了中国证券业协会。
然而中国证券业协会,股市真的那么“好”玩吗?
(又知道妤妤姐要泼冷水了中国证券业协会,这次想怎么泼?——杂杂妹)
其实也不是泼冷水了,只是从这2011年以来中国股市的一个全局性数据做一回顾,讲讲炒股这事本身有多大概率可能赚钱,不赚钱行为有哪些中国证券业协会。
首先,我们通过搜索引擎,先在网上搜来这样几个原始数据:2010年以来的中国A股(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值、流通市值,还有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服务经纪业务客户总资金”、财政部每年公布的上年财政收支情况里的“印花税”、“证券印花税”、以及每年成交额、成交的总股数(如果有些年份搜不到,可以通过该年平均股市资金周转率除以该年平均流通股数测算而得),此外就是统计局公布的当年社会融资总额和GDP,还有人均GDP中国证券业协会。
展开全文
这是原始数据中国证券业协会。
接着中国证券业协会我们从证券印花税入手进行测算——
是不是证券印花税大部分时候和中国股市成交额高度一致中国证券业协会?
(因为证券印花税好像从2008年9月以后改成了卖出时按交易金额单边千分之1征收中国证券业协会。——杂杂妹)
但为什么到了2016年后同步率就差了呢中国证券业协会?
(这个嘛,还真不知道中国证券业协会。——杂杂妹)
我们再做一个结合柱状和折线的组合图看看中国证券业协会。其实,2010年代早期中国证券印花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该年内各种资金交易后,于卖出环节征收的印花税,基本与成交额同步,而在2016年后印花税应纳税额如果高于总成交额,说明的是一些禁售、限售股在套现,因为禁售、限售股的套现,在成交过程中是不计入卖出成交额的,而证券印花税该年应纳税额如果低于总成交额,说明的则是长期投资的资金入场,这部分资金因为没有卖出,所以也没法被征收印花税。
(哦中国证券业协会,我懂了,就是证券印花税应纳税金额与成交量的变化其实就是市场大资金进出的重要信号!——杂杂妹)
没错了,不信,我们根据历年成交额减去证券印花税的差额,就可以计算出长期资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了中国证券业协会。
(哇~2022年中国股市原来走掉的资金竟达50多万亿啊中国证券业协会!——杂杂妹)
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股市里套现的资金并没有一下子退出股市,而是拿着资金在市场里反复扑腾,而许多投资者同时则套牢了,扑腾不动,这些套现或者长期资金在短期交易中也“呛”了多口‘水’,多交了卖出时的证券印花税同时,产生了“统计误差”中国证券业协会。
不信我们以衡量中国股市股票平均价格的上证指数为例就能一探究竟了中国证券业协会。
2022年上证指数高开在3600多点(A),但因公共卫生事件反复,特别是3月至6月期间连续下滑,一路落到2800多点,在这样颠簸的环境下,肯定是中小散被套牢,而一些限售股股东因为解禁,也纷纷卖股逃生,后来因上海公共卫生事件缓解,他们又纷纷买入,直到9月后因俄乌冲突加剧、贸易纠纷频发,再度卖股观望(C),后果便是中小散又一次被套牢中国证券业协会。
而到了11月中旬发布新的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指引(D)后,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最后收在12月30日的3089点(E),整体市场氛围就是一夕数惊,所有大资金都是多次翻滚,才造成了从卖出额计算,中国股市似乎一下子“跑”掉了50多万亿,接近市值一半的资金中国证券业协会。实际上,中国股市存量资金到了2022年末,远没有宣布的90多万亿市值来得高,变动率也没有中国股市净资金流来得那么大。
(好像这个媒体上从来不提中国证券业协会,您又是怎么测算出来的呢?——杂杂妹)
这里我们就要测算第二组指标了,那就是中国股市的“宏观换手率”,也是俗称的“年内资金周转次数”中国证券业协会。
我们将能搜到的媒体公布的流通市值或者流通股总数和总股本相除,得出历年的流通率,因为中国股市并非全流通,这也是国际通例,许多其他国际的法人股、股东股也是在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中向投资者承诺了不参与流通,而股市电子交易系统使用的又是五档成交、连续竞价系统,故股票价格是在绝大多数情况是有成交就会有价格的大幅度改变的中国证券业协会。
所以我们根据某年的总成交额除以平均总流通股股本数总市值便可得出该年的“年内资金周转次数”,再通过总成交额除以“年内资金周转次数”,就能得出年内市场参与交易的平均存量资金总额了中国证券业协会。
(您说得好晕啊,我记都记不住,真是低估了妤妤姐的数学水平中国证券业协会。——杂杂妹)
行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简单讲记住几个公式可也!
式1:(上年末流通股数+本年末流通股数)/2=本年平均流通股数
式2:(上年末总市值+本年末总市值)/2=本年平均市值
式3:(上年年末股本数+本年年末股本数)/2=本年平均股本数
式4:本年平均股本数/本年流通股本数=本年平均总市值/本年平均流通市值=本年平均流通率
式5:本年总成交额/本年平均流通股市值=本年平均年内资金周转次数
式6:本年总成交额/本年平均年内资金周转次数=本年资金存量(极大值)
(这就简单多了,本妹记住了中国证券业协会。——杂杂妹)
那么能测算出什么结果呢中国证券业协会?
由上图可知,中国由于使用T+0,也就是今天买明天才能卖的制度,所以资金总周转次数,也就是个股的宏观换手率并不高,2011年是2.62次,2015年也才6.06次,2022年也才回升至3.77次中国证券业协会。
那么,我们便可测算出中国股市的存量资金(极大值)变化情况中国证券业协会。可见,各年股市存量资金和当年的流通股市值是差不多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国股市可以融资融券,尤其是融资,50万资金以上客户最高可以再从中国证券金融有限公司借入50万,所以存量资金里需要减去融资金额,此外如前所述,就是五档成交的制度决定了很多时候,买入或卖出很少的股票数额也会造成很大的市值变化,这就造成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股本公积金”变化额远远小于市值的变化额。所以中国股市存量资金是远小于上图中所公布的数额。
(是的中国证券业协会,比如2022年12月30日,中国股市融资融券资金余额14445.11亿元,所以2022年末,中国股市存量资金至少得减去这个数,计算的结果就是58万395.87亿元!——杂杂妹)
因此中国证券业协会,做减法的结果是——
2022年中国股市存量资金满打满算也才减去了18万亿多元人民币中国证券业协会。假设因散户和机构套牢,部分进出资金仅需“投入”0.3元就能“撬动”1元的市值变化,那么2022年中国股市走掉的资金也许仅有6万多亿。而将2022年年末测算的59.4万亿元年末存量资金除以2,也许总的股市资金存量大概也才29万亿多一点。
如果我们将中国股市2014年至今的账面净投资规模变化(极大值)和同期中国社会融资规模放在一起会发现,有时候中国股市账面净投资规模占同期中国社会融资规模金额比例是负数,这也是说明测算数据不能代替统计本身,且年度股市净投资的幅度众数都在50%以上中国证券业协会。这其实是与事实不太相符的。
因为从2016年以后,中国开始公布印花税总额和证券印花税,至于债券、期货是没有印花税,而基金的印花税则是基金缴纳并不需投资者缴纳中国证券业协会。我们将各年印花税金额和股票印花税比例列一图表就能明白:大部分年份证券印花税仅占印花税,也就是我们签合同、买账簿都需缴纳的税收的50%左右,而印花税结构恰恰又与社会融资活动息息相关,所以,将测算出来的中国“股市理论资金存量最大值”减去一半合情合理。
另一方面,我们将2014年的社会融资总额和股市进出资金最大理论值总额汇总,两厢比较,可知,同期股市总的净买入额在社会融资总规模5分之1左右,结合一些新投资者买入之后持有股票不动的局面,以及旧投资者卖出了股票依然在市场中活动,这部分存量资金依然可视作这一时期社会融资的一部分,那么股市的社会融资资金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25%也是比较符合现实的中国证券业协会。那么,做除法的结果,股市存量资金约占测算值50%合情合理。
得出了股市的资金量中国证券业协会,我们再测算这些年来中国A股的平均价格就很容易了,总成交额除以总流通股数除以总资金周转次数可得——
(啊?中国证券业协会!原来中国股市平均成交价格到了2022年还是比不上2011年啊?——杂杂妹)
是的,这就是数字计算出来的真相中国证券业协会。而且,我们再2010年计算中国股市投资金额这些年的复合增长率,并与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参与社会融资额、整体GDP的复合增长率对比——
中国居民2010年至22年人均参与社会融资额的复合增长率是6.11%,股市存量资金复合增长率是8.40%,名义人均GDP年均复合增长率是8.10%中国证券业协会。换句话说,就是因为实体经济条件变好,消费升级,居民人均参与社会融资行为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名义GDP的贡献率都已转正(分别为2.56%/年、1.09%/年),但人均参与社会融资里的股市财富,也就是沉淀资金对人均GDP的贡献率还是个负数——
这里说明的是重融资、轻投资的中国股市资本配置效率较为低下,但因为管理稍微还规范一点,加之股市活跃投资者数到了2022年才上升到2.0001亿人,股市的作用在目前的中国,以过去13年的眼光来看,依然还是个财富分配的场所,故我们可以发现,股市财富对整体GDP贡献为0.24%/年,对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率是0.27%/年,对人均GDP贡献率是-0.3%/年中国证券业协会。
由此,从中国人均社会融资规模在2002年至22年对国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的复合增长率分别是-2.52%、-3.52%、-3.06%和-3.84%来看,股市的印花税在2023年1-2月占比下降至36.11%恰恰是个好事中国证券业协会。
(说明的是经济“脱虚向实”了中国证券业协会,对吗?——杂杂妹)
没错,因为随着现代思想意识的进入,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特别是“砸烂铁饭碗”,和人口素质的提升,传统的以融资、圈钱为目的的“创业”行为正在远去,特别是人口老龄化浪潮一来,劳动者有了更高的议价权,也将令中国各个行业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中国证券业协会。
所以综合日本经验,中国股市未来吸引力会逐步下滑,而提供更高质量更有趣产品和服务,才是中国市场下一步发展的要义中国证券业协会。
参考资料:
1、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23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中国证券业协会)
2、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21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中国证券业协会)
3、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20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中国证券业协会)
4、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19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中国证券业协会)
5、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18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中国证券业协会)
6、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17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中国证券业协会)
7、中国证券登记结算统计年鉴(2016)(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8、中国证券登记结算统计年鉴(2018)(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9、中国证券登记结算统计年鉴(2019)(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10、中国证券登记结算统计年鉴(2020)(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11、中国证券登记结算统计年鉴(2021)(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12、中国证券业协会我国股市历年成交量数据统计(2011-2021年)(三个皮匠报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