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对欧盟进行投资所面临的风险
关注「兰迪出海」公众号欧易杠杆交易,为您一站式解决涉外出海法律问题!
更可获得定期分享干货欧易杠杆交易,时刻把握海外最新动态,为您的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前言
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形势下,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诸多国家和地区以国家的安全等为借口,对外资进入采取了不同强度的审查措施欧易杠杆交易。就欧盟而言,2017年以来,欧盟开始加强外国投资审查机制安排和审查力度。同年9月,欧盟议会正式宣布将进一步提升外资流入的资质审查力度。此后,2019年3月欧盟理事会又正式批准了《欧盟统一外资安全审查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就外来投资审查对象、关键审查领域以及欧盟内部沟通协作三方面分别做出明确规定。
一、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面临的短期风险
1.欧盟外资审查趋严欧易杠杆交易,中资企业进入门槛提高
《框架协议》中明确要求提高审查强度的领域与中资企业投资领域高度重合,可能导致中资企业在欧盟投资的重点项目面临阻碍欧易杠杆交易。并且,《框架协议》要求对政府主导的项目加强投资审查,预计将会对国资背景的中国企业在欧盟投资带来冲击。此外,如果中国企业触发投资审查,还会面临成员国、欧盟等不同层面的重复质询,企业投资交易的时间成本显著提升,提高了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
2.英国完成脱欧欧易杠杆交易,投资不确定性增大
自2016年6月开始,饱受欧洲债务危机以及难民危机之苦的英国就“脱欧”和“留欧”事宜开展全民公投,而“脱欧”公投通过后,英国又陷入长时间的脱欧协议制定和表决之中欧易杠杆交易。直至2020年1月23日,英国方正式结束其长达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并宣布进入脱欧过渡期。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那么,中国企业在英国和欧盟的投资是否会发生转移?一方面,英国拥有较为规范的商业制度和便捷的基础设施,这对于意在进入英国市场的投资者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英国脱欧后,无论如何重新定位与欧盟的关系,均将造成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欧盟市场欧易杠杆交易。因而,在英企业其产品或服务进入欧盟市场,都将或多或少遭遇阻碍。另外,对于在中国对外投资中占比较高的制造业而言,企业前期投入成本巨大,当产品面临关税壁垒和新型技术标准时,其进入欧盟市场比以往更加困难。“脱欧”的最终结果可能会导致一部分打算在英国投资的制造业企业放弃原计划,转而在欧盟国家进行投资。
3.欧洲疫情迅速扩散欧易杠杆交易,企业对欧盟投资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
展开全文
自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已构成全球性“大流行”特征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迅速蔓延,欧洲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欧易杠杆交易。对于即将开展跨境投资的中国企业而言,欧盟各成员国所出台的疫情管控措施,使其跨境投资活动受到明显抑制或限制,投资效率势必大幅降低;对于进行中的跨境投资项目来说,疫情则会导致部分项目延迟推进。
究其原因,由于跨境投资企业通常需要组建大型商务谈判团队和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调查和审计评估,而出于疫情防控的考量,欧盟成员国已经纷纷采取限制人员流动的管控措施,并且企业也尽可能采取减少人员聚集的远程办公方式,这给现场调查和审计评估工作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对于矿业项目等资源型行业,现场调查工作被严重阻滞;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已有投资而言,企业预期投资收益势必也将大幅降低,这极可能削减跨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资本支出,进而抑制中资企业对欧盟市场的再投资欧易杠杆交易。
二、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面临的长期风险
1.中欧两地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存在差异欧易杠杆交易,易触发民众反对情绪风险
民众反对情绪风险是指东道国政府虽然批准投资项目,但由于文化或观念差异引致民众反对进而导致项目受损甚至搁浅欧易杠杆交易。而在公司治理层面,则更多表现为外资企业与本地员工的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差异甚至冲突。例如,中国企业往往秉持效率至上的理念,而在欧盟国家员工则倾向于享受更为轻松的工作环境,欧盟本土员工极易因工作压力产生反抗情绪。
另外,中国团队沟通过程中更倾向于含蓄式的表达,这与欧盟本土员工的沟通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其背后的深意往往难以被欧盟员工理解,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效率欧易杠杆交易。同时,中国与欧盟劳工管理的制度条例和思想观念均存在一定差异,中资企业往往在欧盟继续沿用中国式管理模式,通常以打感情牌等“灵活”方式取代正式条例对员工实施管理,这往往无法适应欧盟的社会体系,致使中资企业与欧盟本土员工乃至社会容易产生冲突。
以上问题在中海外(COVEC)投资波兰市场的过程中得到集中显现,由于中海外在投资波兰A2高速公路时,没有对波兰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忽视了波兰的国情,采取了以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建设方式,没有承担对公路沿线野生动物的保护责任,被波兰方面要求半个月内将青蛙、蟾蜍和蝾螈等7种珍稀动物转移至安全地带,进而导致工期被严重延误欧易杠杆交易。
2.企业运营风险致使投资失败欧易杠杆交易,投资经验缺乏成为重要诱因
美国传统基金会与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全球投资追踪(CGIT)》报告显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2014—201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失败的项目合计达到了61项欧易杠杆交易。其中,在欧洲的交易失败额达到169.95亿美元,占比约为23%。而在这些对外投资失败的项目中,运营后宣告失败的项目占比达到了约43%,金额占比约为36%。由此可见,企业运营风险是导致投资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经营不善、债务杠杆以及不合规行为等是造成运营风险的关键因素。较为典型的案例中,中远集团(COSCO)在取得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项目经营权后,由于过渡期间的管理方式失当,码头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罢工游行,致使港口机器停摆、数据丢失,而中远集团在当地运营也一度陷入瘫痪。
从投资失败的时间点与风险主体出发,投资经验缺乏的负面影响贯穿企业对外投资的全程欧易杠杆交易。投资经验缺乏,导致的运营亏损、监管不力,往往使企业陷入东道国乃至第三方司法诉讼的泥潭之中,并且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越多,则其经济损失越大。代表性案例中,北汽福田在2014年并购德国宝沃之后,由于投资和运营经验缺乏,导致其品牌定位不准确,汽车销量在经历短暂上升后被打回原形,并自2017年开始逐步下滑,最终于2018年转让了67%股权。由此可见,对于缺乏投资经验的企业而言,即便顺利完成并购投资,其在运营阶段也存在较大可能面临亏损。
3.欧盟国家对企业经营管控力度不断上升欧易杠杆交易,合规风险问题仍需谨慎对待
为提升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针对境外投资、工程承包以及日常经营等多个方面分别明确了具体的合规要求欧易杠杆交易。
对于中国在欧盟的投资企业而言,当前的合规风险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一方面,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欧洲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限制高污染企业入驻,导致中国企业进入欧盟投资的环境合规风险显著上升欧易杠杆交易。另一方面,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已于2018年开始实施,并成为近年来影响全球数据保护的最大法规,而欧盟企业未来势必将会倾向于与已完成GDPR合规的投资企业展开合作,中国企业若未完成GDPR合规,则极有可能导致合作受阻。
三、结语
中国企业在欧盟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各国的戒备和疑虑也在增加,针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技术壁垒以及反垄断、反倾销调查等都在逐渐增多,中国企业在欧盟运营势必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合规压力欧易杠杆交易。
【兰迪出海】:兰迪律师事务所涉外法律团队,致力于为企业出海投资提供一站式法律、财税服务欧易杠杆交易。全球40+分支,覆盖东南亚、欧美及非洲各国,服务100+上市公司成功出海,1700+投资项目落地。用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帮助更多中国企业成功走向世界。【关注「兰迪出海」公号,为您一站式解决涉外出海法律问题!更可获得定期分享干货,时刻把握海外最新动态,为您的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评论